登录 注册
军人风采>>今日关注 >>正文
天山北麓,一群雄鹰在翱翔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朱德华 摄影报道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12:07
 
精心烹饪中。朱德华 摄
 
 
技术革新组进行技术论证。朱德华 摄
 

    中国军网9月9日电  朱德华摄影报道:9月5日,天山北麓,一群官兵踏着没膝的尘土,毫无畏惧地冲向高地,声嘶力竭的喊杀声令人热血沸腾。一侧,数辆装甲车拖曳着壮观的尘雾,隆隆声音把这里演变成战场。空中,一群雄鹰在翱翔。

    这是被称作“雄鹰劲旅”的某部在训练的一幕。这群被称作“雄鹰”的官兵,并非浪得虚名。他们来自新疆某部,官兵以尚武精武为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越是艰难险阻,越要迎难而上。

    教导员张后兵,山东泗水人,皮肤黝黑,中等身材,是位典型的“军事控”,见到武器就激动,平时与官兵一起战斗训练场,不仅是军事理论的高手,还是轻武器射击、5公里武装越野的武状元。通过3年自学,获得装甲驾驶、通讯两个一级证书,并大胆尝试装甲车高原戈壁训练新路,推广后获得很好的收效,被大家赞誉为“精通军事的领头鹰”。这次训练,指挥员就是张后兵,官兵都说,跟着他训练,带劲。

    上士装甲车驾驶员杨永军,河南上蔡人,性格朴实,但做起事情却雷厉风行。在海拔5000米以上工作、生活近2年时间,到海拔7000米的达坂执行过任务,先后7次驱车前往喀喇昆仑山进行适应性、针对性训练,对装甲专业精益求精,对基层管理以身作则,对他人无私帮助,个人自2006年开始代理排长,带出了3个集体三等功排。曾经驱车至俄罗斯,参加联合军演因表现突出而受嘉奖,被送外号“攻击鹰。”这次训练,就是由他开头车,他游刃有余的技术应对复杂地形,深深地折服了参训官兵。

    司务长潘涛,湖北襄樊人,当高机手时在军区比武中获得过名次,当一班长时带出了集体三等功班,当司务长,多次被上级评为“红管家”、炊事标兵。任司务长3年来,每次的冬季野营拉练、夏秋季节的野外驻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科学配餐、营养调适,说起他做的饭菜,没有官兵不翘起大拇指,被送绰号“保障大红鹰”。这次训练,由他主厨,官兵坐下餐桌就是享受,个个夸他最懂兵的心。

    雄鹰振翅保边疆,铁骑雄风戍西北。天山北麓,红尘滚滚,官兵似蛟龙出水,冲向新的高地。

(编辑:徐冬雨)
相关图片

武警交通二总队劈路天山造福各族人民

大漠金盾踏天山
直击:武警兵团指挥部七支队挺进险象环生大漠戈壁演练

武警交通第六支队祭奠献身天山公路的英烈

电影《守望天山》展映暨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在北大举行

天山芙蓉

中央新闻媒体深入天山腹地
采访武警交通二总队重修天山公路先进事迹

天山特警利剑雪原

天山修路老兵惜别警营

伊犁河谷雪花飞舞,滴水成冰。伊犁军分区将部队拉到天山深处复杂地域,开展伪装、行军、宿营、支边行动等多个科目训练,锤炼了部队在严寒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这是抗寒训练。

天山警营歌如潮——武警兵团指挥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掠影

夏米力 “天山歌声”尽显新疆风情

“感动天山”好军医 (报告文学)

天山深处特警分队演练跨区增援联合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