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人风采>>人物专辑 >>正文
梦想,在这里起航
——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某炮兵团航模班班长邓彪

来源: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作者:江永红、特约记者 郭崇德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6日10:18
一讲起航模,邓彪如数家珍、意气风发。

  航模飞行时间过短、操控距离太近、夜间训练难保障……任班长之初,邓彪悄悄地把这些制约训练保障水平提高的专业难题列入了“黑名单”。

  “遇见困难绕道走,训练质量势必要打折扣。”脑海里始终盘旋着这些问题,邓彪从“解剖麻雀”开始,一有空就鼓捣开报废的航模。他把航模原件分解并标上番号,再重新拼装,直到将每个原件的原理、位置、用途都记得滚瓜烂熟。邓彪先后从河南、沈阳、南京等地联系购买了制作航模的材料。在第一次制作时,航模机头就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最终经过一周的努力,第一架航模在他的手中诞生。但试飞时,仅仅飞了十几米就坠毁了。看着支离破碎的残骸,邓彪毫不气馁,他默默地收起残骸,又投入到研制工作中去。就这样,摔了做,做了摔反反复复二十余次,邓彪自制的航模终于达到了飞行保障的要求。

  克服一道难题就多了一个打赢的手段。为了延长航模飞行时间,邓彪查资料、翻教材、请教院校专家,经过300次汽油发动机调试和37次机头、机体改进,终于制作出代替甲醇的汽油航模。成功一次创新就助力一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以往,高炮夜间训练没有靶子,训练质量难以保证。邓彪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为掌握航模夜间飞行的技术参数,他先后经过数十次的试验,一种能攻击地面目标,能模拟外军先进战机,且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灵活性强的新型夜间靶机诞生了。

  几年来,邓彪一头扎进去搞科研,先后制作各类航模31架,解决实际训练问题27个,为团节约经费60余万元。 个人先后被四总部联合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获得总部和军区“优秀士官人才一、二等奖”,“十大”优秀士官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江永红、特约记者 郭崇德报道

(编辑:王李宇薇)
相关图片

“精武标兵”刘波的世博情结

某集团新兵营崇尚军人荣誉争当精武标兵

精武标兵江勇西绕鼓励昆陆藏族学员努力学习

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精武强军火热校场

精武特种兵——降巴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