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岁的白朗县种粮大户普琼,见证了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的巨大发展,他说:“我小时候当农奴,没衣穿没被盖。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越来越好,家里种了70亩青稞,还盖起两层的藏式小楼。”
孔雀河畔“菜篮子”
从日喀则一路向西,跨越美丽的孔雀河谷,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脉的峡谷中,坐落着一个毗邻印度和尼泊尔的县城—普兰。 清晨的阳光播洒在雪山之巅,39岁的吉让居委会加兴组组员宗珍桑姆正在自家的温棚里除草,她身后不远处,一座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在雪山的环抱下熠熠生辉。 普兰地处阿里地区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过去大多种植青稞和油菜。
“2013年左右,这里的果蔬价格是一斤土豆7元,一斤青椒23元,一斤草莓120元。都是从喀什或是拉萨运过来,种类少,价格高,经过长途运输品质也不好。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后蔬菜根本运不进来。”吉让居委会加兴组组长、大棚承包户塔觉告诉记者,吃菜难、买菜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老百姓,而白菜、萝卜和土豆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老三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