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图片>>高清图库 >>正文
独家揭密:降伏日遗化武的人们  (组图:)
作者:文字:特约记者张坤平  摄影:特约记者张坤平、通讯员王东升、谢德富      来源: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9日12:04


寻找化武
洗消

   废旧弹药里捡毒弹

  某年盛夏,某地公安局要销毁一批废旧弹药,当把炮弹、地雷、手榴弹等运到销毁坑时,公安弹药专家突然发现有一部分炮弹无法确定其种类型号,请求北京军区弹药专家协助鉴定。副所长王东升带领谢德富、范虎虎等前去处置。

  时值伏天,雨后的太阳暴晒,天气极度闷热潮湿,人光着膀子都大汗淋漓。销毁场设置在山坳里,有段路汽车进不去,所有检测仪器都由他们背着进去。

  销毁场上的6个深坑中,密密麻麻放满了大小近千枚各式废旧弹药,许多炮弹还带有引信。只要其中有几枚是化学炮弹,爆炸产生毒剂云团也会造成周边人员伤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王东升他们不敢有任何闪失。

  上午9时,作业开始。他们身穿隔绝式防毒衣,不一会,就浑身毛孔喷汗,热得喘不过气来,让人窒息。

  对弹药侦检、分类、清理、测量、核实、确认,随着作业有序推进,闷热、疲惫、烦躁、中暑、爆炸危险、生死恐惧……一齐向他们袭来。作业中,王东升他们紧张得都能听到自己“嘣嘣”的心跳声。但他们反复告诉自己:要坚持,再坚持。

  直到太阳快落山时,所有弹药才一枚枚地鉴定完毕。他们累得散架了,虚脱了,“噗通!噗通!”晕倒在地。当公安人员帮他们脱下防护衣时,汗水“哗”地一下子洒了一地。

  最终,他们确认7枚日遗化学炮弹,为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排除了重大隐患。。

  为祖国和人民利益,该所应急救援队队员舍生忘死战“毒魔”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1年初春,山西某地一放羊老大爷拣到一枚旧炮弹,见弹头上金灿灿的,以为含有金子,不知道这是引信,便运回家用锤子砸,准备取下卖钱,是邻居报警才制止住一场灾难。公安人员发现炮弹内有液体晃动,怀疑其是化学弹。

  该所接到救援命令后,王东升、谢德富立即赶赴山西,对炮弹进行鉴别确认作业,并将群众分散到警戒区外上风方向的500米处。

  搬炮弹时,谢德富发现弹有50公斤重,弹内有明显的液体晃动,还带着被砸过的引信,情况十分危险。这种化学弹有毒剂和弹片双重杀伤,安全范围在方圆200米外,而此时,谢德富正怀抱着这枚弹。他不由想到就在几年前,内蒙古某地3名打工人员,想拆解旧炮弹作为废铜烂铁卖钱花,没想到炮弹突发爆炸,3人当场身亡。谢德富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王东升的排弹经历更是无以计数。一次,在某地市场改建时,人们发现3枚重磅航空炸弹,每枚重300余公斤,引信完好,保险解脱。

  为避免铁锹撞击弹体,“全副武装”的王东升和战友们用手挖;为防止炸弹倾斜、滚动,他们用手和身体支撑保持炸弹的平衡,直到天快亮时才成功将航弹挖掘并运至安全地带销毁。当地政府向北京军区赠送了“想百姓所想,全心全意保平安;急地方所急,千方百计排险情”锦旗,王东升荣立二等功一次。

 再高危的作业,业务精通就从容;再复杂的环节,动脑用心就安心。王东升说:“每次救援排险都当作第一次,因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险情,‘轰’一声人走了,连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都没了。”

  常年处理日遗化武和开展核生化救援,光靠勇敢不行,必须依靠科学、尊重科学,以时时刻刻如履薄冰的心态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安全。

  因此,这个所高度重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废旧防化危险品销毁处理规则》等法规的学习,从点滴入手贯彻落实,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制定细化具体的处置行为规范,确保了应急救援有法可依,有据可行,安全可靠。

(责任编辑:张哲)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