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作战力量融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场,更需要我们重新设计今天的训练、规划明天的战争—
未来不能去适应,只能去创造
飞起来的陆军怎么打?
年终这场实兵演练,陆航指挥员首次执掌“帅印”,一道道作战指令,从飞翔的“中军帐”里传往海上舰艇、火炮阵地和装甲集群,引导并聚合起了各类作战要素、各个作战单元,精确高效……
“传统作战,陆军趴在地上;插翅飞起来的陆军,从筹划、指挥,到组织战斗有了很多新办法。” 谈起设计这次演习时的非常之笔,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周尚平语气坚定。
飞起来的不仅是一场战斗,更是一种战场观。探访中,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随着预警机、电子对抗部队、陆军航空兵、特种作战部队等多种新型作战力量融入作战体系,颠覆了许多传统的作战思路,三军演兵场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为我们的战法创新、战略运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
飞起来的还有一种理解战争的思维——放眼战争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仗是打出来的,也是设计出来的。当二战前夕古德里安用汽车代替坦克积极演练装甲集群战术时,法国败亡的惨剧似乎已埋下了伏笔。德军的胜利,胜就胜在战场观念领先、训练设计领先。
未来不能去适应,只能去创造。战胜下一个敌人,不仅需要规划战争,更需要设计训练,最终实现“像打仗一样训练”和“像训练一样打仗”相统一。
记者踏访三军,适逢一场场年终大考,瞄准明天的战场,今天的考核设计大不同——
某机步师接受考核的单位不再是“建制营”而是“合成营”。步兵、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等8个兵种20多个专业分队,组成体系作战模块,依托信息系统集体赴“考”。兵种协同精确读秒,攥指成拳打节破链……
某潜艇支队组织“鱼雷攻击”考核,命中率不再是唯一判断标准。浩瀚海域,空中预警机、舰艇指控平台组成立体信息网,一场考核下来,他们建立的数千组数据是否精准也列入考核标准。因为,未来战场,数据也是“鱼雷”,也是“导弹”……
某航空兵师战机“对地突防”考核,首先穿越的是“电磁丛林”。低空飞行、编队突防、跃升轰炸,全部不组织预演,不准先行勘查目标,不准提前进入考区。看似刁难,实则用心良苦:未来全疆域作战,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无一不呈现陌生化……
明天的“烽火”,要在今天的训练场点燃。正是这一场场打破了传统条框的大考,让指挥员们深刻领悟到:挺进新战场,必须牢固树立新的战场思维。
演练结束,脖子以上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