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还霆油画作品展亮相军事博物馆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 发布:2016-01-07 10:19:20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王还霆致答谢词。单鸣摄

    《阿城风景》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东北林间静谧的山林和溪水,《乌苏里江的朝阳》中渔人摇桨出没在晨光熹微的江上,印象派的味道扑面而来,《拖拉机》一画中,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废弃的轮胎和油桶,传递出作者浓浓的乡愁……1月6日,由中国艺术报社主办,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天地•无垠”王还霆油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共展出著名油画家王还霆创作的故乡主题风景、人物油画作品和历史题材作品130余幅,作品集中展现出天地无垠之大美和历史深沉的沧桑之感。展览将展至1月10日。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华书画家》杂志总编辑王镛,王还霆的恩师、著名画家李秀实,中国艺术报社副总编辑康伟、余宁,著名画家何大桥、亚太旅游联合会副会长霍克、《艺树》杂志出品人刘霞等嘉宾出席展览开幕式。

    自然与美:可观可游可居的“还乡”

    从2007年至今,王还霆共画了500多幅油画作品,创作了5件大型木雕作品,这其中很多是以故乡和东北自然风景为主题的作品。这样的创作频率和不断以展览在美术界亮相,被著名画家何大桥目之为“美术界的拼命三郎”。

    王还霆这位成长于白山黑水的画家,内心充满对家乡山山水水的偏爱。他偏爱冰雪和冰雪覆盖之下的道路、草木、房屋,偏爱土地和土地之上的森林、旷野、河流,偏爱生存于这片土地的生命。所以,他的画,是将这些“偏爱”自然和谐地相处在一起,将东北深处的生命色彩不断调和,再从画面上“生长”出来。冰雪的白不是一种,树木的绿各有层次,土地房屋的各种深黄浅白,河水流淌的碎金掩翠,都极富饱和度和丰富性,一切的生动又在这色彩的调和里。

    “我画下‘故乡’的一草一木,让‘回家’成为我油画风景作品的主题。普鲁斯特曾说:‘真正的天堂正是人们已经失去的天堂’;荷尔德林也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我的艺术方向也是‘往回走’,回到我们曾经弃之如敝履的故乡,回到完美如初的大自然,回到人性的源头——回到追求真实和自由、澄明、纯净的境界。”王还霆表示。

    广袤无垠的土地,赋予了王还霆作品壮阔的气质;他对欧洲古典油画和日本绘画的学习研究,又让细腻雅致的趣味深入骨髓。评论家李犁认为,王还霆的油画作品中有一种况味,这况味有旷与远、静与凉之意,具体说来就是蕴含在王还霆斑斓色彩中的寂寥把我们的情感带向远方,让我们从繁杂的事物中抽出心来,光顾一下心灵,回望一下被白雪和遗忘覆盖的故乡,这时会有一种苍凉又温暖,千言万语又欲说无言的感觉。同时,他不改变原始的风景,也不用花里胡哨的技术创所谓的新。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认为,王还霆的油画在充分继承、发挥油画艺术写实传统的时候,在画面中深深地注入了主观性、装饰性、意向性、艺术性。他在表现东北风情时,浓墨重彩地渲染和再现了东北的原野、风雪、民俗、村落、人物,具有鲜明的写实风格,但是他的所有作品中都彰显着画家自己的感觉。著名画家何大桥认为,王还霆毕业后东渡日本研习日本绘画、漆画、雕刻、岩绘、沉金、散金技术,并且融入中国画传统技法,创作出了一批属于画家自己的表现风格,画风淳朴自然,色彩厚重,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法国印象派的斑斓色彩,又有中国画、日本画的传神技法,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作者对世界文化的兼容并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王还霆表示,单纯的风景不是画,单纯的人物、动物、植物不是画;单纯的画布、颜料也不是画——只有艺术家经过挖掘、综合,用智慧和技术,在心灵中经过数次的蜕变、羽化、升华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持久性和感天动地的艺术作品。“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开辟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并能用这些艺术手段创作更多与自己人生、祖国山河、民族命运、人类历史紧密相联的艺术作品;并于创作中融入东方情怀,再多一些诗性,再多一层境界,再多一份沉潜。”他说。

    历史题材:描绘群像,完成对历史的把握

    “王还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黑土地,在他的作品中有画家本人的精气神。日本深造期间,他对日本的绘画特别是油画做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当中,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这使他的作品被赋予一种特殊的情调。”王还霆的恩师、著名画家李秀实对弟子作出如此评价。对此,王还霆表示:“漫长的创作过程像马拉松长跑一样,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件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也是画家自我完善的过程。”

    本次展览策展人杨树田表示,自1984年《妈妈我来》、1985年《变迁》《仙女宫》《春天的铃声》等油画在全国展览中入展和获奖以来,王还霆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多次举办个展。他的油画以故乡风景题材为人所熟知,而他近期创作的历史题材作品更为人所称道。

    《戚继光抗倭》(9.5mx3m)记录了戚继光抗倭东南大战的历史,真实描写了冷兵器时代的宏大战争场面,人物众多,主次分明,海战场面震撼人心,海岸沙滩上厮杀壮烈,戚继光的战旗、战马威震倭敌。这幅作品恰似一组恢宏的雕塑群像,王还霆利用海岸的地形和岩石的矗立,仿佛将雕塑群像置于雄伟的殿堂。在画面中,他一方面突出戚继光这位知名英雄人物的统帅和引领性,但又着墨更多的普通民众,共同组织到一个历史空间——王还霆对历史进程中的普通民众,给予了同等的英雄身份;鲜红的旗帜、蓝色的海洋、暗色调的人物群体,借助明暗对比、色调冲突,构成无限深远而又可以感触的时空映照,描绘出历史的纵深感,渲染出超越时代的精神体验。

    另一幅历史题材巨幅油画《巧战大冰砬》(4.5mx2m)则选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部队在东北深山密林中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14年艰苦斗争的历史片段。表现了“铁马战横道,土炮打宾州;横扫800里,巧战大冰砬”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赵尚志率领东北抗联在汤原大青山地区大冰砬子与日寇巧战3天,使日军阵亡203人的英雄事迹。在战争场景描绘中,雪白血红,战旗、战火在白雪皑皑中闪亮夺目,大雪苍茫,铁骑奋勇,林海征战,抗联英雄人物的形象与山河同在,与日月争辉。雪域深山中的冰雪丛林,是艰苦斗争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英雄部队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品格象征。

    “两幅作品都是抗日题材,一古一今,都是大幅巨制,场面壮阔,人物众多,具有史诗性的追求。”向云驹认为,选择明朝抗倭和东北抗联这两个题材进行巨制创作,是王还霆艺术情结的一个表现:他出生在东北黑土地,又长期旅日学习,这使他有可能深刻体察和思考中日历史。一方面说明他是一个在骨髓里浸透着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家,一方面说明他对中日历史进行了自己独特的观察与研究。

    链接:王还霆艺术简历

    1958年生于哈尔滨市。自幼酷爱艺术,受教于画家张钦若、王景岚、臧尔康等。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市工农教育学院,曾受到画家李秀实的指导。1987年加入黑龙江省油画协会。1988年夏东渡日本深造,作为画家东山魁夷助手的两年间,研究日本画、雕刻、漆画等,并定居在日本。作品多次参展并举办个展数次,作品多次被外国画廊及个人收藏。2010年被聘为黑龙江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5年,油画《变迁》获全国职工美展优秀奖,油画《仙女宫》参展黑龙江省青年美展,油画《春天的铃声》参展“啊!东北”三省油画人物展。1987年油画《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黑龙江省油画展参展。1988年至1991年,先后在日本东京银座、日本成溪大学、日本长野县举办个展。1992年至2002年潜心研究木雕、漆画。2003年油画《村童》在黑龙江省美展参展,并获优秀奖,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油画展。2003年秋出版《王还霆•何大桥》作品集。2006年至2007年先后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两次举办个展。2008年在哈尔滨市与藏尔康、赵挺春、娇学斌、袁晓峰、张振东联合举办六人作品展。2009年在广州举办油画个展。2010年在中央党校举办个展。

1 2 3 4 5

责任编辑:宣琦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