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闻干事的自述:战友的历史在我的“长枪短炮”里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廖键 发布:2016-07-29 08:28:4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作品:奔腾。廖键摄影

准——眼里有靶 心里有底

匍匐穿越铁丝网,什么样的细节才更能打动人?

咬牙、怒吼、尘土飞扬……

不。

“真正有速度的人,在钻入铁丝网的一瞬间是往前冲的,至少有那么一线的空隙是腾空的,这是最直接的速度与力量。退一步,在匍匐过程中,身体离地越少,摩擦最小时,瞬间的速度和力量是最大的。”这是一次普通的拍摄,拍摄前的请教,新华社广东分社摄影部刘大伟主任给了我这样的答案,他安静地说着,我内心震撼着。

然而,他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一次。一次,有幸与大伟哥走边防。在广东江门边检站执勤现场,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的他,不是先举起相机,而是先了解执勤验证全过程,最后他选取了这个站的执勤便民百宝箱为主题,拍摄了的取名为《边检小创新 便民大作用》的组图。这在边检题材拍摄中可谓是独家,且地道。

还有一次,拍摄边防官兵护卫广东阳江核电站,为了拍到官兵更正面的角度,他花了40分钟攀爬上下落差十米的防护堤,比人还高大的防护堤条形基石表面光滑,错落无章,爬行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滑倒摔到十几米下的缝隙中。一去一回,他整整花了近两个小时,而这些只是为了拍一张图片。待他拍摄完成后,武警阳江边防支队赵雷上尉一把拉过上岸的大伟哥,紧张地说:主任,你在石头上爬一步我捏一把汗,这两个小时真度日如年!而大伟哥也只是轻轻一笑。

就像军人打靶,首先要看清哪里是十环,有了目标才能有方向、有底气。大伟哥用我所熟悉的方式给我打比方。每一次与他交流,收获目标本身的特质的同时,更能收获他精准独到的拍摄思维,这来源于他的专注与挚爱。

摄影的主题是什么、被摄目标有哪些特性、是否陷入了模式和误区、怎么才能进行本质的创新……拿起相机,这些问题会第一时间传达到我的大脑,作为我可否按下快门的第一道关卡。这是大伟哥给我带来的震撼,他的引导问题形成了我拍摄前的思维惯性。

2016年1月,作为中国边防警察报记者,我在中越边境龙州县参与中国边防警察向越南警方移交2名被拐卖的越南籍儿童的拍摄。4岁的姐姐、2岁的弟弟,因父亲吸毒分别被卖到中国。移交路上,我陷入沉思:移交回归,小孩心里在想什么?姐弟与母亲重逢,意味着什么?现场,我最终选择了以亲情为主题,紧盯着姐弟相见,母亲与孩子相见,幼童离开看护民警的表情等各种不同表情,出于新闻伦理的考虑,我没有直接拍摄孩子的脸部表情。

最后,我精准的命中靶心!我拍摄的团圆的握手、背影、不舍的回头、走向光明等系列图片被中国青年报等央媒,腾讯、网易等商业媒体聚焦报道,一时间引发网友和读者热议,同时也受到了部队领导和同行媒体记者的一致好评。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