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战略投送舰吹来“混搭风”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征鲁 发布:2019-05-24 08:27:1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澳大利亚海军“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

海上战略投送舰吹来“混搭风”

■刘征鲁

在很多人眼中,航母、核潜艇、两栖攻击舰等舰艇是海上作战制胜的“明星”。至于那些隐身幕后、输送物资的辅助舰艇,却经常被忽视。

事实上,如果没有辅助舰艇输送给养、弹药,再好的“明星”舰艇在远海作战时底气都不会太足。倘若碰上一场高消耗战,“明星”舰艇的结局可想而知。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海军把目光投向舰艇的综合投送能力建设,在一定范围内吹起了大型舰船在功能、作用上的“混搭风”。

“混搭风”起,事出有因

在舰艇的综合投送能力建设方面,澳大利亚海军的“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可以作为对象加以“解剖”。

那么,这次为什么是澳大利亚海军舰艇,而不是军事强国的海军舰艇作为“解剖”对象?简而言之,时势使然。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拥有一定的海洋权益。所以,建立并保有一支“蓝水海军”一直是这个国家对其海上力量建设的定位。

近年来,澳大利亚更是图谋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作用。无论是在大洋洲还是在东南亚,印度洋还是太平洋,澳大利亚海军都挖空心思,试图凸显自身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澳海军最多的时候曾拥有3艘航母。但是时过境迁,自从1982年屡屡“惹是生非”的“墨尔本”号航母退役后,澳海军便再也没有新的航母入役。

2000年,东帝汶政局动荡。澳大利亚派部队参加维和行动时发现,可供使用的远程投送力量竟然“捉襟见肘”。最后,他们只好紧急租借了“杰维斯湾”号穿浪双体船,才勉强过关。这件事让澳海军开始重视并解决远程投送能力不足的问题。

澳大利亚周围岛屿密布,邻国军力大多比较有限。大中型航母和专业的两栖攻击舰计划投入巨大,也有些超出作战需求。出于诸多方面的考虑,澳大利亚海军“绕开”了航母和专业两栖攻击舰计划,最终选择了装备可遂行多种任务、较为经济的大型两栖战舰。

此后,澳大利亚向法国和西班牙各一家造船厂发出邀请。西班牙造船厂给出的方案是以“胡安·卡洛斯”级战略投送舰为基础进行改装,突出多功能性。经过权衡,澳大利亚采纳了西班牙造船厂的方案。

与法国造船厂的方案相比,西班牙造船厂提供的方案有一定优势。以舰载机为例,后者提供的方案中,两栖攻击舰装备有滑跃飞行甲板,未来可以起降固定翼战机,而依前者方案两栖攻击舰仅能起降直升机。

目前,“堪培拉”级的2艘两栖攻击舰均已建成。与先前的其他两栖攻击舰有所不同,这型舰吹起“混搭风”。

当然,当时试水“混搭”的不仅仅是澳海军的这型舰。从设计与发展趋势上看,拓展舰艇功能作用其时正在成为不少国家海军的共识。毕竟,对很多国家来说,多功能舰艇可以较好地实现完成作战任务和控制投入成本的平衡。

有其长处,更有短板

这种“混搭”有其功能与作用上的优势。不妨仍然以“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为例。

该型两栖攻击舰的满载排水量约2.6万余吨,超过了一些国家轻型航母的体量。它是澳大利亚海军中吨位最大的战舰。

乍看上去,很多人会认为它是一艘轻型航母,因为它配备了大面积直通滑跃式飞行甲板、大型升降机、偏置一侧的岛式上层建筑,这些配置在一般人眼里都是航母所独有的。它的甲板可以起降大型舰载直升机和特定型号的固定翼战斗机,作战能力基本相当于部分国家小型航母的水平。

它和一般的两栖攻击舰相比也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扮演的角色更多、功用更多。具体地说,它不仅兼具航母、两栖攻击舰的部分功用,还兼有了船坞登陆舰、运输舰、医疗舰的一些功能。

按照设计标准,这型舰编制243名船员,可以搭载978名登陆作战人员。除设计有1000平方米的机库外,还设计有两层车辆甲板,上层装载轻型车辆,下层装载主战坦克等重型装甲车辆,总计可混合运载150多台各型车辆。

舰尾的坞舱内可以搭载4艘中型登陆艇或者2艘大型气垫登陆艇。舰上设置有医疗系统,有两个手术室,配备了牙医室、会诊室、X射线室等,可以执行海上救灾和医疗援助等非战争任务。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就是多型舰船功用“混搭”的产物。综合它最初的设计目的和现实任务表现来看,这型舰称为战略投送舰更为准确。大批投放军队和相关物资装备到作战区域,是它最主要的任务。

尽管不少国家的海军中都有这种“混搭”类战略投送舰,而且该舰种还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但对当今世界的军事大国来说,这种舰船并未受到垂青。这是因为大国海军着眼于全球部署、全球作战,更强调体系作战,更倾向于大型专业舰船的“团队合作”,所以航母和专业化舰艇往往才是大国的首选。

一般来说,大国经费充裕,舰艇装备体量非其他国家所能比。他们会投入大量精力和经费去研制分工更加明确的海上基地船、快速运输舰、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通过舰船的日益专业化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海上战略力量投送。

所以,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的战略投送舰尽管“高大上”,却只适合部分海洋国家装备,一般来说并不是大国海军的“菜”。

海上投送,路在何方

打赢未来海上战争,具有一定投送能力的舰艇不可或缺。从当今世界海上投送力量发展情况来看,今后,具有综合投送能力的舰艇发展正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成体系发展。大吨位舰船仍然是各国看重的投送装备,因为它装载能力强,可以搭载重型和大型武器装备,这种能力是飞机和陆地车辆无法比拟的。但是,大吨位舰船投送速度相对较慢,难以满足未来快节奏的战争需求。因此,开发高中速大型投送舰船和中小型快速运输舰,搭配大型地效飞行器和飞艇,构建高速、低速投送装备梯次搭配的海上投送体系,正在成为各军事大国的选择。

智能无人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装备已经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大趋势。大中小型的无人投送装备正崭露头角,它们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人员的需求,也明显提高了物资投送的效率。在由海向岸转运以及在危险海域投送中,中小型的无人投送舰艇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有人操控值守的大型专业投送舰依然会占据重要地位,只不过人员需求同样会越来越少。

功能多样。海上战略投送舰船吹出的“混搭风”,体现着一种趋势,那就是一部分国家未来投送舰艇的功能作用可能将更为多样。它甚至还可以兼顾装备维修等功能。

军民融合。从当前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等国对海上投送舰船的运用实践来看,“混搭风”的战略投送舰平时任务相对较少,如果长期保有大量这类舰艇并不划算。因此,依托地方大型油轮、滚装船、集装箱船快速改装是条捷径,可在短时间内大幅拓展战略投送能力,也更加贴近实战需求。

总之,从世界范围内的海上投送力量建设和使用情况来看,一方面,专业的将更加专业,对战略力量的投送将更多更快更远;另一方面“混搭”的将更加多能,仍然会在“面面俱到”的路上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勤务学院)

(本文刊登于2019年5月24日《解放军报》第九版)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