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胡子威 郭东来 发布:2019-04-03 13:31:2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方志敏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其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重要文稿流传于世,成为我党重要的革命史料和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军人最需读的生动教材。

方志敏同志一生,为了救国拯民、求得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甘于清贫,信念如磐。身陷囹圄时,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用年轻的生命写就了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一曲悲壮战歌。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一次开学典礼上谈到方志敏精神:“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时值清明时节,重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敬仰之情溢于脑海,谨以此文祭奠先烈。

红色基因根植于心,忠诚源自于信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屈原《离骚》 中的这句话来形容方志敏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最为恰当。方志敏是共产主义的笃诚信仰者,从入党那一天起,他就把“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即使身陷囹圄,他亦不为敌诱惑所动:“你们法西斯匪徒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在即将走向刑场的那一刻,他亦“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是一种面对死亡的淡定,这是一种对于信仰的忠贞。他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信仰、所追求的真理,选择了牺牲自己以保全革命的同志、保全革命者的气节。

革命军人理想大于天。为真理而献身,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我们的入党誓词中,就有“对党忠诚”“永不叛党”“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这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坚定的政治品质,也是新时代军人所要拥有精神情操。方志敏所处的时代虽已远去,但我们不能忘了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这个伟大而美好的幸福生活环境,不能丢了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留下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当继承方志敏等烈士们的革命遗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强军强国路上,真打实训、备战打赢,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爱之于国践之于行,革命者为国而生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深情地写到:“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恋,这是一个革命者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在方志敏眼里,不管祖国如何积贫积弱,她仍然是“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在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之际,方志敏高呼:“兄弟们,赶快起来,救救母亲呀!”在一些革命同志情绪低迷时,他嘱咐战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把各人所有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他结合赣东北实际,实行建设有根据地的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扩大农民武装的革命路线,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闽浙赣苏区成为全国六大苏区之一,被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并获得“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方志敏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曾有一篇热传的网文里这样写道:“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在《战狼2》结尾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一排字幕瞬间点燃了亿万中国人的爱国情结。甚至有美国网友评论说,“这是一部‘中国版兰博’的电影”。我们是新时代的军人,军队强则国防强,国强则民富。身处和平年代,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卫祖国安定、维护世界和平,要把爱国为民精神融入骨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不爱爵位不爱金钱,甘于清贫与奉献

方志敏在《清贫》中写到:“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监狱里,面对国民党当局高官厚禄的利诱,方志敏回答:“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栗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窝似的住所。”方志敏担任过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但素以清廉自持,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他被捕时,身上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表外,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方志敏告诉特务们:“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财政也十分紧张的情况,毅然从大局出发,给中央输送了价值十万银元的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方志敏常说:“党有指示,虽死不辞。”他自始至终顾全大局,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节衣缩食把一千多两黄金送交党中央,忍痛割爱把亲手组建的红十军调往中央苏区,临危受命率先遣队北上抗日,即便在已经突破重围时,为接应主力部队又不顾生死带队返回,最终不幸被俘。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同志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艰苦朴素、清廉自持的清贫本色,学习他胸怀大局、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军人,虽然我们没有像革命年代那样困难,但我们依然要坚守这种艰苦朴素的品质,坚定为党、为人民、为军队建设、为民族复兴所担当的职责,继承和发扬方志敏等烈士们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赵阳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