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1日创刊(画报开本 大8开)
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作为部队摄影界代表的石少华、高帆和吴群联名提出一项提案:“成立全国、全军统一摄影机构,创办全国、全军性摄影画报”,这一提案得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赞赏和重视,并批转廖承志同志经办。经过一年的筹备,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和华北军区协商后,于1950年8月25日下发了18号文件,决定以华北军区政治部主办的华北画报社为基础,适当充实人员,健全编制,于1950年9月1日成立人民解放军画报社,并赋予三项任务:第一,出版《人民解放军画报》;第二,统一保存征集全军军史图片资料;第三,负责全军摄影工作的领导和摄影业务建设。1950年10月请毛泽东主席为画报题写刊名,因毛主席题写的刊名为《解放军画报》,故画报社名称也随之改为解放军画报社,刊名也改为《解放军画报》。
总政治部文化部陈沂部长专门为画报撰写了发刊词,短短的750个字,把《解放军画报》的办刊方针、宗旨和它肩负的重大任务以及创办画报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历史背景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明确指出:“《解放军画报》应当成为宣传中国人民军事力量的锐利武器,应当努力鼓舞广大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并成为部队军事、政治、文化教育的有力工具。”
根据办刊宗旨,画报编辑部在边组建的过程中就开始筹备创刊号的编辑工作。确定以刚刚召开的全国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进军西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绩展览会三项工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为了突出画面的视觉效果,画报定为大8开,每月一期,每月1日出版,每期48页。10月下旬完成了画报的初编和版面设计工作,正要准备送审时,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重大新闻在全国各大报纸公开发表,国际、国内形势突然发生重大变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在全国掀起高潮。画报已经编好的稿子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做出重大调整。11月中旬,画报社随志愿军部队赴朝鲜前线采访的7位战地记者,陆续从前沿阵地寄回拍摄的战地新闻图片。编辑部的同志们昼夜加班加点,突击编排稿件,将原来已经编好的稿件大大压缩,用了一半的篇幅重点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地新闻图片,封面也换成中朝两军并肩作战的画面,改编后的稿件即刻送总政领导审阅,力争《解放军画报》创刊号在1951年元旦奉献给各位读者。
总政领导审阅稿件时认为,《解放军画报》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出版的画报,在创刊号上用中国人民志愿军形象作封面,容易产生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误解,必须重新改换封面,经各级领导再三酌定,决定换一张人民解放军形象的照片。
建国初期的印刷条件非常落后,照片都是黑白的,把黑白照片印成彩色,要经过许多繁杂的工艺流程,时间拖延很久。《解放军画报》创刊号就是因为一张封面照片的更换,一下子拖延了近两个月,实际上到3月份工厂才装订出样本,画报真正和大家见面已经到了4月份。为了尽量缩小与原计划1月1日出版创刊号的时间差距,画报以首长最后审定稿件的时间2月1日为准,作为《解放军画报》正式创刊时间。画报为月刊,按理,1951年应出版11期,实际上只出版了9期。
从此,《解放军画报》一路走来,经风雨,见世面,历艰险,创业绩,铁肩担道义,光影写军史,成为党和军队的重要形象宣传阵地,成为广大官兵的良师益友。
撰文/记者 李培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