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后,这张老照片为何依旧震撼人心?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老马 发布:2019-05-27 14:01:1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陆仁生是谁?

相信不少人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可是,如果提起那张70年前解放上海的老照片——湿漉漉的人行道上,齐刷刷地睡满了横向侧卧的解放军战士——相信很多人绝不会再感到陌生。

历史常常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

对于照片拍摄者,华中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组组长、华东军区政治部摄影美术科科长陆仁生,人们可能很难记住这一长串职务和这个普通的名字,但他定格的珍贵历史瞬间,穿越时空,至今动人心弦。

当时的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是中国工商业中心,也被称作“冒险家的乐园”。在这里,最不新奇的就是每天都有新奇的事情发生。

70年前的5月25日,在那个响了一夜枪炮声后的黎明,当很多人推开家门,惊奇地发现:眼前湿冷的人行道上,枕戈熟睡着身穿黄布军装、绑腿上还带着泥的“胜利之师”。这份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不仅震惊了上海,也引发了国内外的舆论。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中国物候学创始人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 26日。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秩序极佳……院中同人予以食物均不受……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

美国合众社报道:“中共军队军纪优良,行止有节,礼貌周到……虽然有许多大厦是大开着,可以用来做军营,而中共军队仍睡在人行道上……”

也许人们早已对军队在战场上以武力制胜习以为常,当面对人民解放军这支胜利之师露宿街头的创举,很多人强烈感受到的是另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凌晨打开院门的荣毅仁,看到满街倒地而睡的解放军战士,眼泪就下来了,下决心让工厂赶快复工。

美国杂志《生活》评论:“各路消息指出一个历史性的事实,即是国民党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据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时也对这张照片久久注视,并感慨道:“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你们这支军队为什么能打败美国武装起来的蒋介石数百万大军。”

蒙哥马利的“明白”里,有着深刻的意蕴。

海明威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因为,“观念的改变往往也是惊心动魄的”。一支军队,赢得人民的信任比赢得战斗的胜利,要难得多。

但,人民解放军做到了。因为他们做的,远不止一张照片那么多。

1949年4月1日,第三野战军颁布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守则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市区不使用重武器,二是不入民宅。毛泽东看到情况报告,高兴地说了4个“很好”。

上海战役之前,邓小平、陈毅在邻近上海的江苏丹阳对10万大军作了入上海前的整训,特别强调:“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对不入民宅,有个别干部想不通,问:“遇到下雨,有伤病员怎么办?”陈毅坚持说:“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入,天王老子也不行!”不仅是不入民宅,解放军入城后,为了不影响市场供应和金融秩序,一律不允许在市区买东西,甚至部队吃的饭菜,也是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郊区做好,再送到市区。

经历过战争的人都知道,单纯依靠轻武器的攻城意味着什么。“上海战役比正常作战要艰苦得多,歼敌一个营,甚至要伤亡1000多人。”27军突击部队进至苏州河南岸时,遭到对岸守敌顽强阻击。在老战士秦基的记忆中,当年苏州河畔的战斗仍是一片血红。

即便如此,哪怕再多的流血和牺牲,解放军也坚决不使用火炮和炸药,攻下了一座座工厂和大楼。因为他们坚信,“只有完整地把上海交给人民才是大胜、全胜”。

70年前的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历时15天的上海战役,歼国民党军15.3万人,城市完好无损,电灯是亮的,自来水未停,电话畅通,工厂学校保存完好。

人民军队为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

正是人民解放军铁的纪律,赢得了当时上海600万人民的热烈拥护。各界群众涌上街头,载歌载舞热情欢迎解放军,同声称赞这是“仁义之师”。

在巡游的队伍中,青年女学生为解放军战士的钢枪戴上花环。

沪西染织业职工会向解放军献上“为我人民”的横幅。

一个工厂的工人给部队送慰劳品,双方互相推让十多次,工人感动地说,“这真是我们的队伍”。

商人夜间送烧饼慰劳哨兵,被谢绝。哨兵换班后,又送,又被谢绝。连送三四次,直到天明,无一人接受。商人说,“解放军的纪律个个都一样,真是好队伍”。

连一些国民党公署职员也因为亲眼看到解放军进入市区不住民房睡马路的场景,感动万分,决定留下来为人民政府服务。

习主席说,“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而实践也确实证明,人民军队自诞生起,由小到大,从弱变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凶残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保持严明的纪律,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始终闪耀着人民与子弟兵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熠熠光芒。

哲人说,时间冲淡一切。然而,70年过去了,这张解放军露宿十里洋场的老照片仍令人震撼。也许,这恰恰就是“仁义之师”的强大所在。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