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那个昆仑老兵走了 原来他一直未曾离开过高原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郑光伟 徐俊 特约记者许必成 发布:2016-06-22 08:22:31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英雄的话题广受关注。无论是不久前牺牲的维和战士申亮亮、排雷战士程俊辉,抑或是正在热播的电视纪录片《铁在烧》、影视剧《三八线》,从现实生活到艺术呈现,一个个光辉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无一例外地诉说了一个道理:军人的世界不仅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更需要有铁一般的担当,以及随时赴汤蹈火的勇气。一旦穿上这身军装,人生便注定要舍弃许多,比如享受与拥有;青春便注定被赋予更加厚重的底色,比如大义与担当。

倒在军旅生涯最后一班岗的边防军人侍振江,正是这样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在他23年的军旅生涯中,200多次穿行于雪域高原,透支健康和生命,把温暖留给基层官兵;从被确定为转业对象,到猝然倒下的前一秒,他始终奋战在为兵站建设操劳奔波的路上。他既是扎根边防一线官兵的普通一员,也是拥护、支持和投身改革的典型代表,他的身体里流淌着一代代戍边人的忠诚基因,骨子里浸润着喀喇昆仑精神的意志品质

 

无法兑现的承诺——追记南疆军区叶城中心兵站原站长侍振江

■郑光伟 徐俊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许必成

引子

6月的南疆大地,天高云淡。南疆军区叶城中心兵站站长王永奇却无心欣赏眼前的这片蓝天。两个月过去了,他还是不能接受老站长侍振江就这样走了……

3月29日,已被组织确定为转业对象的南疆军区叶城中心兵站原站长侍振江,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岗位上。在他41年的人生韶华中,有23年的军旅生涯是在雪域高原度过的。怀着对边防的殷殷深情,他把青春奉献给高原,将热血挥洒在新藏线上,用生命书写了新时期边防军人的崇高品质和无悔担当。

生而有诺必践,逝者有约难赴。“穿着军装,我属于祖国这个大‘家’;脱下军装,才属于咱们的小家。”这是侍振江生前常对妻子魏立珍说的一句话,这也是他向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然而在无情的命运面前,他对战友和至亲作出的承诺,却再也无法兑现了。

战友盼 副站长汪金盾:

“站长,车队就要出发了,你咋还不来?”

2013年4月,侍振江离开任职多年的南疆军区某汽车团,来到叶城中心兵站任站长。这是个好消息,却遭到几个战友的连番劝阻:“你来部队二十几年,上高原几百趟,身体怎么扛得住!”

舍寸心,见初衷。侍振江憨笑着说:“我姓‘侍’,再加一撇就是‘待’,这一撇就是基层官兵。完成上级赋予的保障任务,我有信心!”

叶城中心兵站下辖8个兵站,全都分布在新藏线沿途,保障线全长1200余公里。上任第一天,侍振江立下军令状:“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倾心尽力完成每项任务。”三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承诺。

2014年10月,侍振江在海拔最高的甜水海兵站召开座谈会,几名战士反映,每年春节兵站人少,营院里冷冷清清……侍振江当场表态:“明年春节,我到兵站跟大伙儿一起过年。”

那年除夕,风雪交加,甜水海兵站官兵的心却暖融融的。侍振江如约而至,还带来了战士们家人录制的视频,让不少战士感动落泪。然而,官兵们却不知道,在600公里外的中心兵站家属院内,侍振江的妻女也在期盼着他回家,过一个团圆年。

站长的好,官兵说不尽。“他心里装着官兵苦,从没想过自己难。”三十里营房兵站上士贾帅奎含泪告诉记者,“直到站长去世,我们才知道他早已递交了转业申请书,并被确定为转业对象。”

侍振江牺牲那天,副站长汪金盾要给所属各兵站运送物资,侍振江专程从260公里外的喀什赶往中心兵站为车队送行。飞驰的汽车上,侍振江突然眉头紧锁,将头缓缓靠向椅背:“我感觉有点胸闷。”时间定格在11时11分,侍振江毫无征兆地陷入昏迷,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两个小时后,汪副站长焦急地打来电话:“站长,车队就要出发了,你咋还不来?”接电话的助理员张毅失声痛哭:“站长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在叶城中心兵站工作3年,这是侍振江唯一一次失约。

(文字来源:解放军报2016年6月22日第11版)

1 2 3 4 5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