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云端的坚守》深情序言 为铁血戍边的钢铁军人点赞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贾随刚 发布:2016-07-25 12:26:1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为铁血戍边的钢铁军人点赞

——有感于《云端的坚守》

贾随刚

张强同志《云端的坚守》一书邀我作序,我欣然应允。因为他是我在南疆军区任政治部主任时从事军事新闻报道成绩突出的一个兵,而他的书稿写的又是我感情至深、魂牵梦绕、长年战斗在南疆这片热土上的兵。

《云端的坚守》这本书收录了张强同志近几年在各种媒体发表的新闻报道稿和报告文学。认真看完,颇受感动也颇多感慨。感动于张强同志笔下镇守西陲高原边防的官兵巡逻执勤、戍守边关,尤其是张强所在通信团队的战友在数千里边防、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漠戈壁雪域高原巡线护线、保障通联的困苦与艰难、牺牲与奉献。感慨于张强同志从报务员、炊事员、值机员、文书一路走来,从事新闻报道时间不长,就先后50多次上高原到一线采访,报道过“雪域红旗台站”红山河机务站,“见义勇为”高原通信兵辛艳志、“矢志谋打赢”参谋长陈建武等全军典型;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刊发(播)各类文章2000多篇(幅),且多篇稿件获各级各类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多次被各级表彰为新闻十佳、先进个人。作为一名在团级单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时间短、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同志,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得来可想而知是何等的不易!据我所知,张强同志在新闻报道上所取得的成绩是许多军师级单位的新闻干部都难以做到的。

说南疆部队官兵和张强同志的艰难与不易,是因为在我所到的部队中(我曾在总政治部工作近20年,到过全军各类型部队),南疆军区是属于比较特殊的部队:既担负与7个陆地接壤国家的戍边守防任务,又担负打击“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任务;既有成建制的作战部队、作战保障部队,又有边防部队、后勤保障部队(辖10个兵站)、屯垦部队及民兵预备役部队;既要在驻地“三股势力”猖獗、经济文化落后、缺少社会依托,家属就业、孩子上学难等艰苦条件下生存生活,又要在冰雪严寒、强紫外线辐射、严重缺氧(全军海拔最高的军分区、边防连队、执勤哨所、机务台站等均在南疆军区)等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展开作战训练、守防维稳等任务。之所以说这些,我是想说明,南疆这个地方,不仅是磨砺意志品质、锻造血性阳刚、孕育先进英雄、创造辉煌业绩的热土,也是出故事、出经验、出典型、出新闻、出精神的沃土。

但是,即或是这样,在这里要写出感染人、打动人、吸引人、启迪人、有分量、有价值、有震撼力、有影响力的新闻稿件也并非易事。从张强同志发表的新闻稿件及其成长经历看,作为一个新闻人,要真出好新闻出精品之作,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必须做到的。

有真情。对部队对战友对滋养自己的这片热土充满感情、饱含深情、倾注真情才能写出情感充沛、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报告文学《大爱昆仑》《天边上一棵树》之所以催人泪下,不仅仅是文中主人公的事迹感人、故事情节动人,更重要的是笔者对身边战友倾注了满满的真情。张强告诉我,身边这两个战友的动人故事和彰显的精神境界用一般的报道难以表现,但又必须大书特书,因此这两篇报告文学他都是在一种激情涌动下动笔的,虽然过去从未涉足过报告文学。张强说的我很理解,因为他所在的团队担负着在西陲边关、大漠戈壁的作战通联任务,沿途机务站的战友长年巡线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处达6000米的雪域高原,高寒缺氧、飞沙走石始终与他们相随,孤独寂寞、生死考验始终与他们相伴。这些战斗在“生命禁区”的战友,用“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意志品质和在冰天雪地、艰难险阻中保证线路通畅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卫国忠诚!经常上山的张强,与这些战友一起巡线护线、一起电缆施工、一起吃住生活、一起聊天娱乐,感受着战友们的酸甜苦辣,体味着战友们的悲欢离合,与战友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当廖嘉华、许凌志的故事越来越多、一次一次地撞击心灵的时候,他感到,一般的通讯报道已难以容纳自己激动的情感、一般的文字已难以表达自己对战友的敬意,报告文学的轮廓开始在脑中显现。当我含着泪水看完报告文学的初稿时,我真的没想到,一个20多岁的士官能写出如此充满激情、感人至深的文章的。

接地气。新闻稿件报道的事件要有血有肉、真实可靠、部队接受、官兵认可,总结的经验、推出的典型要让人可信可敬可学可用,新闻工作者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真人真事,有时甚至是不亲历亲为都是不行的。有的新闻照片是摆拍的甚至是拼接的,有的新闻报道是夸大的甚至是虚假的,都与新闻工作者不脚踏实地、未亲临现场、无真感实受有关。这本书中的稿子有的是在获取新闻线索后采访写就的,大多数稿件则是张强同志在高原一线机务站点与战友一起巡线护线、一起战斗生活中直接接触、碰撞、擦出火花后完成的。如通讯《云端的坚守》,述写全军海拔最高的红山河机务站的战友长年坚守在海拔5120米的云端,确保通联畅通的动人故事,读来真切感人、朴实生动、让人动容、令人感佩。这是张强同志多次到红山河机务站,有了与战友们同吃同住同巡线同抗险同救人的经历,有了许多自己的切身感受后写成的。《休假绿色通道,情暖新藏天路》则是张强同志在山上采访中,恰遇单位领导安排中士郭涛下山陪护爱人分娩即时写下的稿件。又比如,通讯《感激的话儿说不完》,用几个典型事例真实报道了张强所在单位领导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在不断解决高原机务站官兵吃水难、用电难、吸氧难、看病难、如厕难等“老五难”问题的同时,又开始着手解决基层官兵当前出现的婚恋难、生育难、子女上学难、配偶就业难、成长进步难等“新五难”问题的做法,既受广大基层官兵欢迎,起到了鼓舞军心士气的作用,也对其他兄弟单位起到了学习借鉴之效。

能吃苦。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特别能吃苦。这个苦不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之苦,而是敢于到一线、敢于冒风险、敢于做牺牲之苦。梅花香自苦寒来。舍得付出、舍得吃苦、舍得下功夫方出好新闻。南疆是出新闻的沃土,但也是让人苦不堪言的地方。张强同志所在单位,长年战斗在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属于寒极“永冻层”的雪域高原,“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是这里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张强说,在这里搞新闻,人物要采访就得上高原,典型要鲜活就得上一线,故事要真实就要接地气,报道要生动就要与战友同苦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实际上这也是他搞新闻报道的实践体会。有时为了报道一个事件的始末,他要多次上山。到过高原的人都知道,高寒缺氧、高原反应是必过的一关,由此引发的身体损害客观存在。长年在高原战斗生活的人身体受损害严重,而忽上忽下高原的人由于缺少适应期,身体受伤害更直接更明显。这也是我在南疆军区任职期间多次上高原到边防向官兵学习后得出的感慨和体会:在南疆军区部队工作,没有一种“拼命三郎”的奋斗牺牲精神不行,没有一种殚精竭虑的敬业奉献精神不行,没有一种敢于担当的进取负责精神不行。因此,我在为南疆部队战友创建的“热爱边防、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伟大喀喇昆仑精神赞佩的同时,也为我身边有张强同志这样一批不畏艰辛、不怕苦累、不惧牺牲,努力为南疆部队战友鼓与呼、呐与喊的新闻战线的战友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善捕捉。新闻报道讲究即时性、时效性,要求新闻报道人员政治要敏感、思想要敏锐、思维要敏捷,善于捕捉信息、捕捉瞬间、捕捉灵感……做到快速反应、火速出击、迅速成稿。不仅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领会要快,对上级首长的指示要求反应要快,对基层官兵的需求心声更要及时呼应。张强同志虽然年轻,但却爱学习、反应快、有灵气、善捕捉。当全军按照习主席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展开战斗力标准讨论时,他的《信息高速路直达边防云端的哨所》就上了军报新闻头条。因为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如何破解通信保障难题、保证打赢是这个通信部队需要直面的问题。他们响亮提出“生命可以有禁区,保障打赢不能有盲区”,攻克了许多难题,换来了“信息高速”直达“云端哨所”。在信息技术发展到大数据时代并直接对军事变革带来巨大冲击时,张强与战友及时捕捉到军事强国借助大数据抢夺信息制高点战略全面升级的趋势,就《大数据:蕴含信息化战争深层机理》从理论层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作战大数据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等对策设想在军报军事理论版发表。实事求是地讲,这两篇军事理论研究文章的前瞻性和研究深度,如果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没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没有对涉猎知识的学习研究,是很难把握并写得好的。

当然,受个人经历阅历的影响,张强同志文稿所报道的范围、题材及深刻性还是受到一定局限的,还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从这本集子的出版也可以看出,其宣传南疆部队高原边防官兵、弘扬喀喇昆仑精神的意义自不用说,对于张强同志个人来说,进行一个阶段性地回顾与总结、以利再战、续创佳绩也是很有帮助的。衷心地希望张强同志在新闻宣传这条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作者系南疆军区原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

责任编辑:宣琦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