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竞秀》550cmx190cm
巍巍太行,红岩绝壁,奇峰林立,气象万千,坚凝雄强。横跨南北八百里,风景秀丽,沟壑纵横,悬崖绝壁,巍巍壮观。南太行观云海,看日出日落,群峰逶迤,使人陶醉,流连忘返........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墨客来到太行山,抒发情感,留下了幅幅震撼人心的佳作和诗篇。
2015年的春天,翻过山山岭岭,穿越绝壁隧道,沿着绝壁小道步行30多里,来到了九峰山,又走了四个多小时攀登上了十字岭,采访到了画家宋石明,他正在创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作品《十字岭》。在十字岭上,曾发生过八路军与日寇的激烈战斗,这里每一块屹立的岩石就像我军的战士一样,守卫着祖国的安宁。
二十多年来,画家宋石明扎根南太行,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沟壑,王莽岭、刘秀城、锡崖沟、昆山、横河镇十八罗汉山等太行美景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早在2000年,河南八里沟景区还没开发时,宋石明便经常到这里采风,听当地村民说,比八里沟更美的景就在山西境内,那时,宋石明对南太行王莽岭有了几分憧憬。
2003年春,太行山春色宜人,满山野花开放,在好友李文武和董保法的带领下,来到了当年八路军在流泊水村开荒种粮的山山岭岭。首次到王莽岭写生,“震撼呀!太美了,还有这么纯粹自然的美”宋石明说。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对太行山美景一见终情,每年都来采风,有时住一个月,有时则是小半年。
在太行山的脊梁上还有个小村庄——东庙华村,当年的小朋友苏治刚,曾从家里拿上好吃的土豆和鸡蛋,背上干粮陪伴宋石明去写生。如今苏治刚已成长为“太行云顶人家”的经理,做得一手好饭菜,迎来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传颂着太行山的抗战史,讲述着八路军的英勇故事。游客们感受着太行山的博大情怀,更爱祖国美好山川。
宋石明到太行深山写生,峰顶巍峨,沟壑纵深,人烟稀少,野猪成群,黄羊、猴子经常碰到...... 不分盛夏与酷暑,痴情于太行深处;不管写生到了那个村,都要了解当地的故事和战争史,越了解的多,越爱这座大山。
金秋时节,漫山的红叶随风舞动,美不胜收,被宋石明用浓重笔墨表现得淋漓尽致,墨韵生动,栩栩如生。
冬天的太行山异常寒冷,北风徘徊,天气肃清;隆冬腊月,也是宋石明最乐意爬山的季节,鹅毛大雪,飘飘舞舞,漫山遍野,银装素裹,真是大美太行.....
为了能找到最佳构图,踏雪寻匿,摔伤过腿,冻伤了脚和手,由于多年爬山受冻,脚大拇指关节变形......
宋石明为了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苦中有乐,锻炼了身体,升华了心灵,净化了思想,提高了境界,创作的思路更宽了。
太行峰高连天穹,霜叶尽染万千峰;涓涓细流唱山涧,白云飘舞展风流。
读宋石明的作品《龙潭清流》《太行春涌》《南峰春秀》等如听大型交响音乐,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令人震撼,如歌如诉,融入画卷,浮躁皆无,清净心境。
近几年,宋石明创作的太行山主题作品佳作频出。《太行雪》《春染太行》《太行将军峰》《太行金秋》《千里太行涌金秋》《太行云顶》等歌颂太行山美景的佳作被各地文人雅士重金收藏,还有不少作品被外国政要收藏。
2009年,作品《太行雪》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电影家协会、南昌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中国美术家《翰墨飘香》作品展”。
2009年12月,应邀在印度新德里参加“中印建交六十周年国际美展”。
2010年,作品《太行将军峰》入选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同年应邀在巴塞罗纳参加“世界公务员日联合国国际美展”。
2010年5月,作品《太行将军峰》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并获最佳创意奖。
2010年5月,作品《太行将军峰》被美国“古根汉姆博物院”收藏。《太行云顶》《王莽岭》等5幅作品制成明信片,中国邮政全国发行。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大百科》收入了宋石明的5幅作品,其中4幅作品题材来源于太行山,《太行春涌》《峰映春晖》《独享太行一山春》《太行春韵》把太行山最美的独特风采展现给读者。
宋石明心系太行,情注丹青,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理始终在握。其作品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写性是中国画的精神实质。他的作品笔法娴熟、皴法独具扎实、墨韵大气磅礴、气势雄强、厚重苍茫、豪放又不失精微,充满灵气诗意,意境清新幽远,生动的传递着他的精神追求和生命价值,透露出一种大象无形的厚重之美和一种大方无隅的超然开拓气度,表现了祖国自然之美,体现了人文精神,是现实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统一,是具备大气派、大境界的优秀中国画作品。读宋石明的画作,能感受到太行山的沧桑巍峨,能读懂太行山的灵魂。
宋石明尤为不同的是他那种对绘画对太行山痴情的精神难得,让我感动的是他全心投入山的怀抱,一年四季都在观察山的变化,从写生到色彩,都是真实而有生命。他和别的画家不一样,他在写山的风骨,画了多少山的树木,多少石岩和小溪,谁也说不清,十多年坚守太行山写生作画,他像疯了一样,用墨用心在塑造山水之魂,就这一点,在中国画家中绝无二人。
宋石明用心灵与太行山对话,像苦行僧一样,历尽坎坷与磨难,一路去追寻,永不回头,用画笔为太行山写照传神。宋石明的作品笔墨语言丰富,把中国画的笔墨发挥的淋漓尽致,把西方的构图、色彩、明暗变化用于自己的创作,每一幅作品都有它的个性和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