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上空有群播绿的“鹰” 36年播绿7省百余县市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黄博 颉海书 胡晓宇 席博博 发布:2018-06-05 13:57:5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通过多年的飞播造林,如今的沙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席博博摄

 

回望航迹,绿色满山

我的头发快掉没了,但飞播过的荒山沙漠草和树都长起来了,这就是大地对飞播军人的最高褒奖

随“绿鹰”执行飞播任务前,记者专程赴该团营院探访,只见这里树木种类繁多,光松树就有好多种,让人感觉好像进入一座植物园。

官兵介绍说,这些树木大多是他们自己种的,而种子就是他们飞播剩下的。每当有飞播作业播剩的种子,地方工作人员会送给他们一些,大家便精心种在营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植物园”。这里汇聚了他们飞跃千沟万壑、凌空大漠戈壁播下的各类树种,如今草木吐绿,生机盎然。

“我们都爱闻种子的清香。”1984年起就参加飞播的全国飞播造林先进个人、特级飞行员杨茂良,是团队飞播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这名“老飞播”对自己获得过的众多荣誉说不全,但对哪些地方飞播了什么种子却如数家珍:“油松,沙蒿,花棒……我的头发快掉没了,但飞播过的荒山沙漠草和树都长起来了,这就是大地对飞播军人的最高褒奖!”

30多年播种长空,6800余小时绿色航程,勾勒出杨茂良投身生态建设的壮美足迹。他说:“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驾机从以前的播区飞过,看到山林郁郁葱葱,草木覆盖大地,感觉30多年的付出值了。”

华灯初上,大漠边城,领航员张建刚带记者登上阿拉善左旗的城墙。环视彩灯闪烁、喷泉起舞的小城,他的脸上溢满自豪:“刚来时沙漠距小城只有3公里。如今在军地共同努力下绿进沙退,生态环境越来越美。边疆的建设发展,也有我们‘飞播人’的一份功劳。”

次日,记者乘车两个多小时进入腾格里沙漠深处,探访92号播区。停车伫立,凝视播区,一望无际的绿色植被伸向天边,沙拐枣结着红果,花棒已长得两人多高,与沙蒿、梭梭交叉生长,弥漫着顽强的生命气息。

“绿带锁黄龙,沙漠变绿洲。这是军民融合推进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感慨地说,“我们跟空军官兵并肩作战,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在边疆筑起一道道生态‘绿色长城’,也打造一座座致富‘绿色银行’。”

这是一组令官兵自豪的“绿色数字”。上世纪40年代,有外国生态专家预言,榆林地区50年后将不复存在。持续实施飞播造林后,如今这里植被覆盖率由1.54%上升到48.3%,流动沙丘基本达到固定或半固定状态;宝鸡93.1%的荒山野岭穿上绿装,延安地区牧草产量是飞播前的10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播区有苗面积达78.14%,大漠边缘形成了两条生物治沙带……

回望航迹,绿色满山。团队飞播绵延36载,官兵奉献延续36年,一架架“绿鹰”播绿7省百余个县市300多个播区: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

他们飞绿一片土地,又奔向另一片荒芜,锻造了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飞播队伍,创造了3架飞机一天作业38架次的作业纪录,飞播的种子在祖国的秀美山川深深扎根。

“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团队一串串闪光的荣誉,每一项背后都意味着一座座荒山长满绿树。“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飞播造林先进个人”……官兵们一个个光荣称号,都意味着一片片荒漠变成绿洲。

“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练兵备战和服务人民二者并不矛盾。”谈起新形势下如何统筹练兵备战主业和支援地方生态建设,团政委李户军说,他们注重将飞播造林作为提升飞行技术、提高特情处置能力的训练场,强化精准投送、应急搜救两大核心课目训练……

采访结束时,记者目睹一架架“绿鹰”再次起飞,飞向大漠,在天空延伸绿色的航迹。记者不由得想起该团团歌中的这几句歌词,唱出了这群西部“播绿之鹰”的心声和誓言——

历尽千难万险,播种绿色希望,创造生命奇迹,护佑家国边疆。

飞越千山万壑,架起空中走廊,连接生命通道,制胜未来战场……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