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外国友人眼中的雷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郭修通 姜自恬 特约记者姜玉坤 发布:2016-02-29 09:43:50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外国友人眼中的雷锋

——从雷锋纪念馆留言簿感悟雷锋精神魅力

■郭修通 姜自恬 本报特约记者 姜玉坤

“学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和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参观,惊奇地发现,一本本厚厚的留言簿上,竟有用二十几种外国文字写下的上万条留言。写这些留言的人尽管肤色、语言和年龄各不相同,但文字中都透露着对雷锋精神的肯定和赞扬。

美国记者米埃尔留言——

“雷锋精神是人类的财富”

翻阅留言簿,记者意外地看到了几名外国同行的留言。

1989年8月,4名来自美国的记者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他们参观起来十分认真,有时还要和自己笔记本上的记录对照一下。

走到《雷锋日记》展柜前时,一名记者问道:“雷锋为什么要把自己做的好事都记在日记里,是为了给别人看吗?”解说员告诉他们,雷锋助人为乐从不留名,他把做过的好事写在日记里,是为了鞭策自己。同时写日记也是雷锋长久以来的习惯,雷锋的日记里除了做好事,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最重要的是雷锋的日记是在他牺牲之后才被发现的,如果雷锋不牺牲,他的日记是不会公开出来的。

听了回答之后,4人露出了肯定的神情。离开时,他们复印了关于雷锋的很多资料,每人还买了一枚雷锋像章别在胸前,记者米埃尔在留言簿上写下:“雷锋精神是人类的财富。”

对雷锋好奇的美国人莱德说——

“要鼓励自己向雷锋学习”

2014年3月,春寒料峭。刚在沈阳参加完会议的美国人莱德,和中国同事专程赶到抚顺,来到雷锋纪念馆参观。

莱德对雷锋的兴趣,要从2004年说起。那年莱德过生日时,有人送给他一个中国生产的水杯,杯面上印着一个穿着棉布军装、带着“大耳朵”棉帽、端着枪的年轻人。

10年后,因为工作需要,莱德到了中国,那个杯子也随他漂洋过海回到中国。几名中国同事看到他的杯子时,惊讶地问他:“你居然也迷雷锋?”莱德这才知道雷锋的故事。而他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又多次看到雷锋的画像,这才产生了参观雷锋纪念馆的想法。

接近3小时的参观,莱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观看关于雷锋的每一张照片,还让同事把雷锋日记本上的文字一段一段翻译出来。参观结束时,莱德还特地买了本雷锋故事集。他说,一是留作纪念,二是要鼓励自己向雷锋学习。

非洲一名年轻母亲的留言——

“感谢叫‘雷锋’的中国军人”

在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里,有一本特别的留言簿,上面的留言几乎全部是由外国文字写成。解说员艾佳昕告诉记者,这是雷锋生前所在团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从遥远的利比里亚带回来的。

留言簿中,一个小小的手印显得格外不同。“这是一个名叫那乌的非洲小男孩印上去的。”该团副政委徐顺达为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

2004年6月的一天,在塞斯特斯河架设贝雷钢桥的维和官兵完成连接工程后,准备登车返营。就在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黑人妇女哭喊着越过警戒线,冲到维和官兵面前。

经过翻译,大家得知她叫米扎耶,她的孩子那乌因高烧昏迷,附近唯一能进行抢救的医院在河的对岸,而几天来的大雨把原有的简易桥冲垮了,她希望官兵能够让她和孩子通过这座正在架设中的钢桥到对岸去。

官兵虽然早已疲惫不堪,但为了这个鲜活的生命,纷纷要求继续施工。被中国军人打动的群众,也自发加入架桥队伍。经过6个小时的奋战,钢桥提前建好,打通了生命通道,那乌也转危为安。

后来,维和官兵在营区建起了一座小型的雷锋纪念馆。开馆当天,米扎耶带着已经康复的那乌前来参观。在米扎耶的帮助下,那乌在留言簿上按下了这个小手印,米扎耶在手印的旁边写到:“感谢叫‘雷锋’的中国军人,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